編者按:不可否認,在當前國內紅紅火火的新聞客戶端市場,已經被三分天下。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從來沒有一個領域像新聞APP一樣,行業從藍海到紅海僅用了一年時間。
編者按:不可否認,在當前國內紅紅火火的新聞客戶端市場,已經被三分天下。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從來沒有一個領域像新聞APP一樣,行業從藍海到紅海僅用了一年時間。
新聞APP三方爭霸 騰訊居首
2010年10月,騰訊新聞客戶端的第一個版本在蘋果商店上架。騰訊同網易、搜狐一樣,成為國內最早推出客戶端產品的新聞門戶之一。雖然在傳統的PC互聯網時代,新浪、騰訊、搜狐、網易是公認的四大門戶,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進入一線陣營的只有三家:騰訊、搜狐、網易。
三家媒體都迅速占據了用戶的“移動小屏幕”。而經過1年多的發展,在業內人士來看,騰訊客戶端已經輕松搶到了先機。近日,來自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2012年,騰訊、搜狐、網易三家分別以29.6%,23.7%,20.5%的市場份額名列前三甲。騰訊新聞客戶端位居榜首。
眾所周知,首先發端新聞客戶端的是網易,而搜狐新聞客戶端作為張朝陽的布局移動端的戰略產品也投入巨大,為何經過1年的競爭,騰訊直接從第三的位置晉升為第一。這其中發生了什么,善于做產品的騰訊和拿到了移動互聯網第一張船票的微信扮演了什么角色?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所思考的。
騰訊新聞客戶端短期內崛起的一大優勢是其對“細分市場”的看著,以最近上線的騰訊新聞手機客戶端四川頁卡為例,該頁卡以騰訊新聞手機客戶端為載體,著力打造“掌‘新’上的四川”,關注四川本地重大時政、民生、社會、體育、娛樂新聞,在第一時間向用戶推送資訊消息,提供具有川味元素的互動原創內容,讓用戶足不出戶就能迅速全面地了解本地熱點資訊。與此同時,騰訊新聞手機客戶端還推出不同的地域原創欄目,這也是其迅速趕超的核心原因。
新聞APP不僅做新聞更是做產品
“新聞APP如果只做新聞,或者說只專注于內容,就已經等于輸了。”業內資深人士指出,新聞客戶端不同于pc端新聞門戶的玩法,移動用戶不僅關心的內容的“新”“快”“精”,更在乎用戶體驗,新聞APP根本屬性是移動互聯網產品。
也正因為如此,新浪、鳳凰網、21世紀等PC端的重要媒體,甚至百度新聞等客戶端都沒有進入第一陣營,原因在于是否具有移動互聯網的產品基因。而從這個角度而言,前三甲的騰訊、網易、搜狐無疑都具備一定了產品基因,而其中騰訊自然是最具備產品研發優勢的。
背靠7億的QQ用戶,騰訊做新聞流量超新浪成為第一;做游戲超過盛大成行業老大;做即時通訊,QQ在行業的地位無人能及。而如今,擁有微信、騰訊微博兩張移動互聯網船票的騰訊,在做產品方面的優勢自然首屈一指。“騰訊再造一個新聞客戶端的老大,是分分鐘的事情。”有業內人士表示。
知名互聯網專家、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胡泳曾指出,對于新聞客戶端而言,內容為王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其內容經過編輯的二次加工或獨家原創后,以有序、有趣的方式呈現給新一代網民,提高用戶粘性,在裝機量與用戶活躍度日益增長的情況下,這已經邁出了良好的第一步。這說明新聞客戶端不僅做新聞更是做產品。
目前,為了不斷優化產品,三大新聞客戶端均加速了產品升級。近期,騰訊客戶端新版上線,新增頻道定制功能,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定制專屬頻道甚至訂閱地方頻道。而新聞內容也以圖片、新聞、視頻、話題重新分類,在內容設計方面更加清晰,易于用戶閱讀到自己喜歡的內容。
微信橫空出世 破局新聞客戶端市場
如前文提過,騰訊、搜狐、網易分居新聞客戶端的前三甲,而其中的差距并不十分巨大,短時間內國內新聞APP市場格局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但風云變幻的中國互聯網充滿了變局,促成這個不“穩定”變局的因素之一是騰訊旗下的微信。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微信的異軍突起給了騰訊新聞客戶端成為行業老大的機會。“僅僅通過微信中的‘騰訊新聞’APP每天覆蓋和新增的用戶量就讓其他對手無法企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當今的新聞發布和傳播已經成為“自媒體為王”的時代,微信作為自媒體時代最好的載體,給騰訊新聞客戶端提供的助力充滿了無限的想象。
如果說微信對騰訊客戶端的助力還在想象階段的話,那么騰訊微博與騰訊新聞客戶端的嫁接,已經實現。筆者注意到,在騰訊新聞客戶端的用戶評價頁面中,騰訊微博的入口,微博用戶和新聞客戶端用戶的互通互聯,不僅帶來用戶增量的前景,更意味著用戶將在此停留更多的時間、產生更多的互動。用戶粘性正是一款移動應用的生命線。
此外,有業內人士透露,開放也將是在三大APP新聞的重點布局。目前,搜狐新聞客戶端平臺開放,用戶已經可以閱讀到搜狐自身平臺以外的其他報紙和雜志內容。而在開放平臺方面的布局,騰訊方面也將有大動作,屆時勢必又會帶給行業一些新的思考。(本文作者系速途網副總編丁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