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是一筆真正的財富,不在于它打造了多么精妙的互聯網產品,而是它就如歐洲16世紀的“文藝復興”一樣,雖然開始只是少數藝術家與匠人對文學、藝術、建筑一種“人文主義”的思辨,但是這種思維的核心最終被擴散開去,影響了經濟、宗教、政治乃至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最終顛覆了整個大時代。
而現在,人類的第二次“文藝復興”已經到來,由“產品經理”這類人的思辨而引發,叫做“互聯網思維”的東西。這個思維已經不再局限于互聯網,與當初人類史上的“文藝復興”一樣,這種思維的核心即將開始擴散開去,對整個大時代造成深遠的影響。不止產品經理、極客或程序員,這筆寶貴的思想財富將會造福并且顛覆于人類熟知的各個行業。
當然,我寫到這,一定有很多人覺得這個媒體人又TMD用春秋筆法放屁呢,吹牛X誰不會啊……所以我決定先舉兩個實例,一個是我的同事采訪的,另一個是我親身接觸。
不會做包子的工科男,不是好產品經理
最近有個杭州的包子品牌“甘其食”很火,獲得了天圖資本8000萬的投資,每月售出包子超過500萬個,月銷售額破千萬。“甘其食”是由畢業于同濟大學自動化控制專業的童啟華創立,雖然是工科男,但他不是極客也不是程序猿,畢業后一直在做生意,賣過鞋子,做過服裝生意,開過餐飲店甚至還有網吧。
或許童啟華話已經把自己的理工科技忘光了,但是他很好的運用了發源于理工科的思維,解構、量化、規模化、流程設計、快速更新迭代…總體來說就是我們俗稱的“互聯網思維”,是的,他就是這么打造他的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