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昨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四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不久的將來,將北斗衛星導航技術進入個人手機領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自2012年12月27日正式向亞太區域提供服務以來,系統性能表現穩定,定位精度穩步提高,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大大增加。
另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產業化正在提速。該技術近日首次進軍國外市場,將幫助泰國預測氣象、防災減災。此外,一份《貴州省北斗 綜合應用示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下稱《報告》)在北京通過專家評審,宣告當地北斗衛星導航的民用正式“破題”,而其他多個示范省市也在加快這一進程。 兩院院士、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德仁表示,“到2020年左右,30顆北斗衛星構成的導航系統將覆蓋全球。去年,全世界的地球空間信息技術全產業鏈規模在1萬億元人民幣左右,而中國僅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就已超過1200億元。”
近日,貴州省政府與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專項管理辦公室在北京聯合召開專家評審會。會上專家一致同意《報告》通過評審,并建議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專項管理辦公室將貴州省北斗綜合應用示范項目列為國家級北斗衛星應用示范項目給予必要的扶持和引導。
在江蘇,無錫作為交通運輸部北斗導航系統民用示范工程的示范城市之一,今年將在旅游包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危險品運輸車、重型載貨汽車及半掛牽引車上上首批安裝1000臺北斗導航系統,目前已經超額完成任務。
交通運輸部日前要求江蘇、安徽、河北、陜西、山東、湖南、寧夏、貴州、天津等9個示范省市的大客車、旅游包車和危險品運輸車輛在3月底前80%以上安裝北斗車載終端。6月1日后,凡未按規定安裝北斗導航的車輛,不予核發或審驗道路運輸證。
盡管并未列入示范省市,甘肅也在打造自己的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園。記者從當地獲悉,該項目目前已完成土建,計劃今年5月前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屆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率先在當地出租車上使用。
在上海,智慧城市北斗綜合應用示范工程也即將啟動,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技術創新基地將落戶“大虹橋”。
這意味著,基于國產衛星的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即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A股上市公司中,北方導航、北斗星通、中國衛星、國騰電子、合眾思壯、華力創通、四維圖新、中海達或有望爆發。